017-学生处
制度建设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公寓管理 >> 制度建设 >> 正文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0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工作部署,抓紧抓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的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全国高校和河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学生教育生活共同体,探索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加强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机构

(一)为进一步做好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组长:校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成员: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校团委、总务处、图书馆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责任分工

党政办公室负责协调党员干部定期深入社区一线,党委组织部负责党建领航工作,党委宣传部负责氛围营造和成果宣传工作,校团委负责团组织引领力提升、社团建设和社团导师选配工作,学生处负责办公活动场所调配、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健康教师的选派工作,资产设备处负责协调办公设备活动设施工作,财务处负责配套资金预算工作,总务处负责学生公寓必要的空间改造工作,教务处负责协调创业导师、思政课导师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牢方向与遵循规律相结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增强学生社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二)坚持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大局,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合理设置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学生成长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步骤、有重点地取得突破。

(三)坚持以人为本与从严管理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干在一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引领作用,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的内生动力。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健康成长、努力成才。

四、建设目标

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弘毅书院、行知书院试点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空间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入驻为关键、以资源下沉为抓手、以学生参与为动能、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以党建、团建进公寓为载体,深化“三全育人”理念,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在建设过程中,各单位要加强学习交流,凝练典型做法,注重总结提升,2023年年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符合我校学生发展规律的经验做法,2024年起依托大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切实把我校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五、建设内容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筹推进社区管理模式建设

1.实施党建进社区工程

设立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把社区和公寓楼作为党建主阵地,落实学生党员在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社区功能型党支部联系制度,校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与所联系党支部在学生社区共同参与1次组织生活或主题党日活动,指导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

牵头部门:组织部

协助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各处室、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3年9月

2.实施领导联系学生工程

党员干部定期深入社区一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动态,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学校主要负责领导每学期到社区“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至少1次,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到社区“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至少2次。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协助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各处室、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3.实施党员志愿服务工程

建立学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先锋岗等工作体系,制定完善党员责任宿舍网格化管理、党支部帮扶、结对共建等工作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在社区亮明身份,树立标杆,落实落细学生党员发展考察。

牵头部门:组织部

协助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3年10月

4.深化社区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员干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在学生社区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推动党的理论宣讲进社区。

牵头部门:宣传部

协助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与部门:各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5.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深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红色走读、展览展示、文艺汇演、宣传宣讲等活动。

牵头部门:组织部

协助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二)以空间建设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支撑,满足社区建设服务功能

1.建立“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体系

在行知书院、弘毅书院、大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原有基础上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拓展服务项目和功能,依托“智慧郑工”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目标,将面向学生的线下服务项目迁入“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和“智慧郑工”平台。深化学工系统建设,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常态化提供线上服务。

牵头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大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就业创业处、校团委、财务处、总务处等处室

完成时限:2024年11月

2.改造公寓楼多功能活动室

将各公寓改造出多功能活动室,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满足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

牵头部门:总务处

协助部门:学生处、资产设备处、财务处

完成时限:2024年起有序推进

3.建设辅导员之家

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推进辅导员进社区工作,为入驻辅导员提供方便务实的办公、生活等条件。精选辅导员进驻社区,扎根学生社区履行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管理服务、巡查检查、安全教育等职责,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困难。

牵头部门:学生处

协助部门:总务处、资产设备处、财务处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4年11月

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深化“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处置。

牵头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4年5月

(三)以队伍入驻为关键以资源下沉为抓手,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1.领导干部进学生社区

学校领导干部深入社区一线联系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生活状况、学习生活诉求,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参与部门:各职能处室、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2.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进学生社区

逐步建立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包联公寓楼办法,精准对接学生实际需求,常态化落实党建、思政、管理和学生事务工作。

牵头部门:组织部

协助部门:学生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3.党务队伍进学生社区

建立党支部与社区功能型党支部结对共建制度,发挥各级党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帮扶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将党建引领落在实处。

牵头部门:组织部

参与部门: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4.思政教师队伍进学生社区

选拔思想政治教师担任社区功能型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结合支部党建、主题党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牵头部门: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与部门: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5.通识教育课程进学生社区

组织学生学业导师、生涯规划教师、创新创业导师、就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科学认知大学学业,做好学业规划,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和探索,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牵头部门:教务处

参与部门: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四)以学生参与为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学生社区组织建设

成立学生社区学生自律委员会,完善社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深化“楼长、层长、寝室长”三级网格化管理,由学生干部、志愿者、学生党员等组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队伍,通过开展各种各样贴近社区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积极为广大学生服务,在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牵头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3年11月

2.学生社区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学生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工作,每学期每位成员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承担责任,奉献社会,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牵头部门:组织部、校团委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3年11月

3.凝练社区育人理念和文化元素

结合劳动教育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健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文明寝室评选等特色活动。

牵头部门:教务处

协助部门:学生处、校团委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长期推进

4.打造特色鲜明的楼宇文化

以加强凝聚力和感染力为切入点,加强文化建设,落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最美公寓人”和“最美大学生”评选,帮助学生建立社区“大家庭”概念。通过开展美化寝室评比、星级寝室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营造平安文明的寝室环境、和谐向上的寝室关系和健康活泼的寝室氛围。

牵头部门:学生处

参与部门:各二级学院

完成时限:2023年11月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的实施方案》《河南省高等学校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豫高发〔2021〕145号)、《河南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豫教工委〔2023〕107号)等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以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二)目标导向,积极推进

各单位要深入研究各类资源服务如何向社区汇聚,因地制宜制定社区建设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确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定期对标校准、复盘优化,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建立保障激励机制,从工作量认定、津贴发放、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为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人员提供政策保障,对取得突出业绩的教职员工予以表彰奖励。

(三)强化宣传,总结经验

各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将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和政策举措,及时宣传展示工作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强化与主流媒体、新兴媒体的密切合作,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信息资源全媒体推送、全渠道宣传,深化工作成效。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处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郑工学子之家